2018 年是房企艰难的一年,去化压力大、融资困难,债务攀升体现在财报中。在龙头房企的规模扩张中,不少房企的短期债务也有所上升。在资产负债率指标之外,新京报房产引入速动比率来试图对销售额排名前 50 名的内资上市房企的短期偿债能力作出比较,来反映企业的整体偿债能力。
九成上市房企偿债能力弱
在短期偿债能力的反映中,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讲,速动比率维持在 1:1 较为正常,它表明企业的每 1 元流动负债就有 1 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
以速动比率为参考指标考察销售额排名靠前的房企发现,房企的速动比率偏低,多数房企的速动比率并未达到 1 的指标。在内地上市房企中销售额排名前 50 的房企里面,只有时代中国控股的速动比率超过 1,也说明这家房企具备相对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事实上,据财报数据显示,时代中国控股资产负债率在 2018 年略升至 74.97%,但是其主要是增加了长期债务,其中,非流动负债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同比增长 48%,这也反映了时代中国控股债务结构的变化。从净负债率来看,时代中国控股负债指标向好,2018 年,该公司净负债率仅 62.6%。
此外,速动比率排名靠前的房企还有首创置业、远洋集团、旭辉控股、佳兆业集团、龙光地产、金地集团,这也表明上述企业在短期债务控制方面表现良好。
泰禾、金科、华发偿债能力垫底
在速动比率的对比表格中,我们发现,部分中小型房企的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在速动比率表中,排名垫底的为泰禾集团、金科股份、华发股份。
尤其是近期深陷资金链紧张漩涡的泰禾集团,其 2018 年末,公司短期借款为 160.38 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115.58 亿元,现金难以覆盖短期借款。泰禾集团的速动比率仅仅为 0.24,在销售额排名前 50 的内资上市房企中排名倒数第一,短期偿债风险较大。
金科股份和华发股份也面临着同样的偿债风险,速动比率仅为 0.38 和 0.41. 其中,金科股份 2018 年末总负债为 1929.32 亿元,与 2017 年末的 1349.98 亿元相比增长 42.92%,资产负债率为 83.63%;其中短期借款 31.96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 244.43 亿元,而同期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为 298.52 亿元。
而华发股份的负债总额达到 1500 亿元,较 2017 年的 1158 亿元同比上涨 29.5%,资产负债率达到 82.34%。其中,短期借款 126.5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53.9 亿元,华发股份期末持有货币资金余额为 191.4 亿元,短期或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
除了上述三家企业外,中国恒大、建业地产、融信中国的速动比率也相对较低。此外,综合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这两个分别衡量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情况的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同时在两个榜单中排名落后的企业有泰禾集团、中南建设、建业地产、绿地控股,这四家房企的偿债压力相对较大。
新京报记者 徐倩 编辑 袁秀丽 表格制图 薛慧敏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