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未来通胀风险处于可控 市场不必担忧通胀大幅上升

32次阅读
没有评论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说道,当前,除猪肉之外,其他食品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有序。整体而言,未来通胀风险处于可控,市场不必担忧通胀大幅上升。

宋清辉:未来通胀风险处于可控 市场不必担忧通胀大幅上升

4 月 CPI、PPI 双反弹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 赵碧报道

2019 年国民经济面临下调压力,与之相对应的市场价格调节也伴随着消费增长趋缓而调整,整体出现“微滞胀”状态。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 年 4 月份,CPI 同比增长 2.5%,较 3 月份上涨 0.2 个百分点;PPI 同比增长 0.9%,较 3 月份上涨 0.5 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带动,CPI 同比增速上涨继续。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指出,4 月份 CPI、PPI 环比略涨,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具体来看,食品方面,4 月食品价格同比增长 6.1%,较前月上涨 2.0 个百分点,对 CPI 同比增速 0.2 个百分点上涨的贡献率近乎 100%。猪肉价格上涨 14.4%,涨幅比上月扩大 9.3 个百分点,影响 CPI 上涨约 0.31 个百分点;蛋类 CPI4 月转正至 3.7%,涨幅提升 5.6 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 11.9%,影响 CPI 上涨约 0.22 个百分点。

财经评论员司徒正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食物本身的通胀是受供求关系决定的。国内食品类商品供应不足,导致价格上涨。

他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在 2018 年 12 月的公布数据:2018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 13158 亿斤,比 2017 年减少了 74 亿斤,下降 0.6%。现如今,我国大豆的进口国已经由原本的美国转向巴西。玉米的进口量同比增加 24.7%,相关替代品进口量处于下降状态,但仍比玉米进口量高。其中大麦、高粱以及木薯、玉米酒糟的进口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减,可以理解为粮食进口不足,国内商品食品价格随着生产成本增加而上升。

宋清辉:未来通胀风险处于可控 市场不必担忧通胀大幅上升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猪肉、鲜果等价格上涨是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也是 CPI 涨幅扩大的重要因素。在国际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今年 CPI 同比高点或破 3% 是大概率事件。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郭丹丹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春节到现在,猪肉价格是稳中有涨的趋势,目前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生猪量较少,一方面是受非洲猪疫情的影响,生猪量减少;另一方面,出于检测疫情成本的考虑,收生猪的量也有所下降。国家猪肉贮备和猪肉进口量远远无法满足猪肉的供给量,导致猪肉价格一路上扬。

另一方面,在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 2.6%、2.5% 和 2.0%,合计影响 CPI 上涨约 0.93 个百分点,根据消费挤出效应,对于大宗耐用品的消费也会随着物价增长而减少。

PPI 方面,4 月份,PPI 同比增长 0.9%,较 3 月份上涨 0.5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 0.4%,环比下降 0.1%。采掘工业价格上涨 5.3%,加工工业价格上涨 0.9%。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 0.9%。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同比上涨 5.1%,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 3.1%,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 1.6%;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 2.8%,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 1.6%。

司徒正襟表示,从主要行业的出厂价格来看,4 月份,除了有色金属及相关制品、石油及相关制品外,工业品价格环比增速普遍较 3 月份小幅上涨。PPI 指数的变化与工业景气指数密切相关。

宋清辉说道,非食品类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受消费升级推动。随着中国经济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未来非食品类价格在物价中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其价格变动和经济形势的联系将会更为紧密。

司徒正襟指出,近期 PPI 的价格上升与供给侧改革调整市场供给不无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传统行业过剩产品多、价格低的情况,供给侧改革通过主要对钢铁、煤炭等行业限产,使得供给量收缩,供不应求,抬高价格,煤价和钢价互为因果关系,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煤炭由于限产措施导致其供不应求、价格暴涨进而钢铁行业的限产导致供给收缩推升其价格。煤价与钢价相互影响并不断强化,最终带动了金属类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所以化工、纺织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价格环比增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宋清辉:未来通胀风险处于可控 市场不必担忧通胀大幅上升

他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为经济增长添加活力,国家为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减少管制、减垄断、减税,促进私有化、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等措施,激活经济增长的动力降低通过行政化手段化解过剩供给等之前政府调节经济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利用市场需求决定供给都能够非常好地把控短期滞胀状态,比如增加粮食等进口数量,国内的宏观调控特别是财经政策、货币政策对于抑制能源价格、粮食价格上涨无能为力,我们没有出现能源通胀的核心通货膨胀现象。

宋清辉说道,当前,除猪肉之外,其他食品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有序。整体而言,未来通胀风险处于可控,市场不必担忧通胀大幅上升。

司徒正襟表示,缓解经济“微滞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融资结构、信贷结构,加大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资金更多流入实体企业、流入中小微企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原标题:4 月 CPI、PPI 双反弹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正文完
 0
liveob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liveob 于2019-05-14发表,共计2133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