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随着奔驰汽车在中国维权风波的持续发酵,曾被人誉为翘楚的“德国制造”也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最近,又一德系豪华车品牌“保时捷”再次受“造假”质疑!
5 月 7 日,据联合早报消息,德国斯图加特检察官办公室指出,德国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Porsche)公司已接受约 40.5 亿元人民币(5.35 亿欧元)的罚款,作为对其疏忽监管的“柴油门”丑闻惩罚。
根据德国联邦汽车交通局针对保时捷公司的调查结果,排放造假涉及大约 9.9 万辆保时捷汽车。
当然,对于这家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豪华汽车品牌来说这几亿欧元可能并不算什么。
据 2018 年财报显示,保时捷全球实现营业收入 258 亿欧元,同比 2017 年的 235 亿欧元增长 10%,营业利润增长 2.7% 达到 41 亿欧元,营业利润率达到 15.9%。
要知道 2018 年奥迪的营业利润才有 6%,而戴姆勒才有 4.5%。也是因此,保时捷被称为利润最高的豪华车企!
2018 年保时捷在中国就卖出了 80108 辆汽车,同比增长 12%,占据保时捷全球销量的 30%!
但此次“造假”的质疑后,“保时捷”的全球品牌能力无疑将遭受巨大的打击,损失也将无法估量的了。
更重要的是,作为“德系车”的代表品牌,“保时捷”的“造假”行为也将再次给早已深陷舆论的“德国制造”再一次“落井下石”。
壹
说到保时捷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实际上保时捷和大众集团同属于一家公司!
1899 年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创造了第一款名为 Lohner-Porsche 的电动汽车,也是因此与保时捷博士同名的“保时捷”品牌氤氲而生。
1931 年保时捷博士又在德国创造了一款经济型轿车——“甲壳虫”,而也在此时出台了“国民轿车”计划的希特勒找到了保时捷博士,希望他参与该计划。
也是因此,最终在纳粹政府的支持下为“甲壳虫”建设了工厂,专门生产“国民轿车”并将其品牌取名为“大众”!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很快二战就爆发了,而原本为“甲壳虫”建造的沃尔夫斯堡工厂不仅被纳粹政府收回,改成了军工厂,就连保时捷博士也变成了纳粹政府的军工设计师,设计出了著名的「虎」式坦克。
期间,保时捷博士的儿女费里·保时捷和女儿路易斯·皮耶希也加入了大众汽车和保时捷公司。因此,二战结束后三人都因战争罪行被监禁于法国。
出狱后,一家人基于甲壳虫于 1948 年推出了保时捷 356 跑车,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而与此同时,大众也在英军的管理下恢复了生产。为此,英军请来了保时捷博士为顾问继续为他们研发甲壳虫汽车,而让保时捷博士的女儿易斯·皮耶希则负责大众的经销。
而在保时捷博士去世后,皮耶希的家族也因此获得了大众大部分的股权,但不论是皮耶希家族还是保时捷家族,都想收购对方的公司实现保时捷博士的汽车王国的大一统。
也是因此自那以后两个家族之间关于两家公司的管理权问题开启了长达几代人的家族内部“宫斗”。
面对混乱的家族内部争斗,保时捷与皮耶希家族在 1971 年举行全体会议,正式决定两大家族成员全部从公司具体业务岗位上退下来,公司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增设监事会。
2009 年,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在奥地利发表声明,声称同意与大众合并为一家集团公司。
至此,两个家族将近半个世纪的“宫斗”才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贰
而此次保时捷遭受如此大额的罚单也要从 2015 年大众集团的“柴油门”事件说起。
2015 年 9 月,美国当局指控大众集团在柴油车上安装违法排放软件,以逃避尾气排放控制,从而引发了大众集团历史上最大的商业丑闻。
其中,大众、保时捷和奥迪销售的柴油车均不符合清洁空气规定,并在排放测试中作弊。
受此影响,大众集团被罚,共缴纳了 300 多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2275 亿元)的罚款,而且大众 CEO 文德恩也被迫宣布辞职。
而此次保时捷被处以 5.35 亿欧元的罚款,也是自 2015 年保时捷的母公司大众集团的 ” 排放门丑闻 ” 曝光以来,最新的一笔罚款。
受此影响,大众集团的股价在隔夜下挫超过 2%,因此较 2015 年排放丑闻曝光之前大众集团的股价已经跌去了大约 40%。
但看到这里你是否感到一丝疑惑?
我们在文章的开头提到近年来保时捷的销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且被称为利润最高的豪华车型,但为什么如此之大的“排气门”丑闻却丝毫不影响保时捷的销量呢?
其实这都要归结于被神话了的“德国制造”!
叁
在很多消费者的眼里,“德国制造”似乎就等于“完美”,尤其在中国这种观念更是一直以来都深入人心!
据统计网站 Statista 与市场研究公司 Dalia Research 合作对全球 43000 名消费者进行的调研表明,德国制造在消费者喜爱度位居第一,普遍标签为“质量”与“安全”!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时期的“德国制造”也被世界称之为笑柄,被贴满了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伪造制造商 … 等等。
19 世纪 30 年代的时候德国制造是品质与市场的保障,于是他们通过仿造英国的产品以低价冲击世界市场,还派遣了工业间谍窃取英国的核心技术,有名的“工业间谍”钢铁大王克虏伯事件就是做好的佐证。
所以,那个时期的“德国制造”曾被称为德国最大的笑话之一,包括二战期间,德国军工也远远落后,就连由保时捷博士设计的著名虎式坦克也因耗油极大、故障极多而被诟病。
好在二战后德国人进行深刻的反思,认识到优质优品是方向发展,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大力发展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因此才催生了西门子、克虏伯、大众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并推动德国在一战前跃居世界工业强国之列。
但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德国制造”发展到今天,在受到了全世界认可的时候又出现了类似于保时捷、大众集团等这样因“排气门”而备受“造假”的质疑呢?
那就要从“德国制造”标签被滥用说起了!
比如说汽车行业,奔驰 A 级产地分居德国拉施塔特工厂和芬兰新考蓬击,B 级与 CLA 级产地均在匈牙利凯奇凯梅特,以世界上普遍的国民经济能力来说能买 A 级车的人并不多,但真正属于“德国制造”的只有 A 级车,而那些 B 级车只不过是打着“德国制造”的标签在售卖“匈牙利”制造而已。
包括大众的“甲壳虫”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从 2011 年开始“甲壳虫”全部由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厂生产,夏朗和尚酷则从未在德国本土落地,生产地均在葡萄牙的帕尔梅拉工厂,但却打上了“德国制造”的标签售卖。
而实际上,欧盟也早就意识到该问题,曾经在 2013 年试图推行新的产地国标签,试图以海关规定为准,实行更严格、更精确的标签制度。
但该提议却遭到了德国企业甚至德国经济部长罗斯勒尔的强烈反对,最终不了了之。
毕竟“德国制造”已经成为了德国经济的“摇钱树”,如果出台相关规定,那么很多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德国制造”就会被打回原型。
实际上,保时捷的销量就是最好的例子!2019 年,据保时捷官方数据显示,保时捷 2019 年第一季度全球销量为 5.57 万辆,同比下跌 12%。其中,作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销量下滑近 10%。
由此可见,没有什么是永远的,即便是“德国制造”的神话也终将破裂!
就像德国人里斯托夫·奈德哈德在自己在《南德意志报》文章中所说那样“中国人把青岛地下水道的完备归功于德国人,而实际上德国人对其所作贡献不过 3%。德国人的厨房并不像化学实验室,德国也有小偷,德国的火车也不总是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