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赛冠军装备 快背式推杆助姜晟训赢美巡首冠

32次阅读
没有评论

拜伦赛冠军装备 快背式推杆助姜晟训赢美巡首冠

美巡赛的亚洲冠军元素还在继续发酵!上周日,美巡赛场又诞生了一位来自亚洲的冠军:来自韩国的 31 岁选手姜晟训在其参加的第 159 场美巡赛事中终于赢得了冠军,在德克萨斯州埃尔文的三一森林高尔夫俱乐部(Trinity Forest)勇夺拜伦 - 尼尔森锦标赛的桂冠。决赛轮中,姜晟训打出了 -4,67 杆,以 -23 杆的总成绩,2 杆的优势击败了两位美国选手艾福瑞(Matt Every)和皮尔西(Scott Piercy)胜出。本球场离姜晟训在德州的家 Coppell 仅有半小时车程,自从 2011 年加入美巡赛以来,他就一直住在 Coppell,本场获胜也算是韩国人的主场告捷。他也顺利地拿走了 144 万美元的冠军奖金。早已获得即将开打的 PGA 锦标赛的参赛资格的姜晟训也凭借本场获胜赢得了明年的美国大师赛的参赛入场券。由于之前 4 月份的传统赛上,来自中华台北的潘政琮赢得生涯美巡赛首冠,而本场的冠军姜晟训则是美巡赛场连续第二个月出现的来自亚洲的生涯首冠获得者。

以下就是韩国选手姜晟训(Sung Kang)在 2018~19 赛季美巡赛 /AT&T 拜伦 - 尼尔森锦标赛(the AT&T Byron Nelson)上的夺冠装备。

一号木:Titleist TS3 (8.5°), 配 Fujikura Ventus 6X 杆身

三号木:Titleist TS2 (13.5°), 配 Accra Concept Series CS1 M5 杆身

五号木:Titleist TS3 (18°), 配 Accra Concept Series CS1 M5 杆身

铁杆:Mizuno JPX 919 Hot Metal Pro (4); JPX 919 Tour (5-PW), 配 KBS Tour FLT 125 杆身

挖起杆:Titleist Vokey Design SM7 (52° , 56°), 配 KBS 610 120 杆身; Titleist Vokey Design SM7 (60°), 配 True Temper Dynamic Gold Tour Issue S300 杆身

推杆:Scotty Cameron TFB 标准款

球:Titleist Pro V1x

拜伦赛冠军装备 快背式推杆助姜晟训赢美巡首冠

姜晟训在决赛轮中的第 15 洞果岭上的那二杆才是帮助他在拜伦 - 尼尔森锦标赛上赢得生涯首个美巡赛事冠军的关键所在!最终他以 2 杆的优势击败了对手马特 - 艾福瑞和斯科特 - 皮尔西,而后二人在全部四轮赛事中都没有吃到一个伯忌,但依然未能获胜。姜晟训和艾福瑞在打标准杆 4 杆的第 15 洞时成绩是一样的,但是在这个洞上,姜晟训抓下了一记关键的 23 英尺的小鸟推,并取得 1 杆的领先优势。接着艾福瑞面对的是一记仅有 9 英尺的保帕推杆,但这个距离似乎比之前姜晟训的小鸟推的距离还远,尤其是姜晟训抓下小鸟球之后,然而他错失了保帕推,姜晟训一下子有了稳固的 2 杆领先优势,之后在短的标准杆 4 杆的第 16 洞,他又在 7 英尺的距离上抓下了另外一记小鸟球,瞬间将领先优势扩大到了 3 杆之多!这是他连续第 3 个洞抓鸟。在整个赛事中,姜晟训在推杆得分统计上位列第 2 位,使用的是 Scotty Cameron 出品的 TFB 推杆,TFB 的含义就是“巡回赛级别快背式”(Tour Fastback),这是一种中等尺寸的大肚型杆头的推杆,在背线上有一根视觉校准线。姜晟训所用的型号上在底部配有一对 15 克重的加重块,并且采用的是单曲式的杆身。这位 31 岁的韩国球员曾经在韩国国内的巡回赛事上有过 4 次冠军,但在美巡赛场上却从未染指过冠军,之前他最接近冠军的一次是 2017 年的休斯顿公开赛,当时他带着 3 杆的领先优势进入到决赛轮,但最终不敌冠军亨利(Russell Henley)屈居亚军。而这次,在德州另外一个球场——三一森林高尔夫俱乐部(位于达拉斯郊外),姜晟训还是带着 3 杆的领先优势进入到决赛轮,不过这次他没有让冠军旁落,顺利拿下生涯美巡赛首冠!

Titleist TS3 首度出现在美巡赛场就是 2018 年的美国公开赛,首批使用者包括了托马斯、亚当 - 斯科特和吉米 - 沃克尔。相比 TS2 来看,TS3 一号木有着更深的杆面以及稍小一些的杆头体积,就像其要取代的旧款 917D3 一号木。与 TS2 不同的是,TS3 有着一个圆筒状的可调节重量块,这点也同原来的 917 型号类似。这点使得球员和工匠们将 TS3 调节出中性、左曲或者右曲的球道线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 TS2 还是 TS3 一号木都没有在底部的前缘后方设置减少旋转度的通槽,而这就是 Titleist 称之为:实用后座管(Active Recoil Channel)。新款的 TS 一号木开球速度更快,因此球员能获得更远一点的开球距离。更为重要的是,开球旋转度变得更加稳定,所以它能帮助球员更好地开球。

Titleist 于 2018 年 9 月初推出了 TS2 和 TS3 系列球道木杆,TS 是 Titleist Speed 的缩写,意为速度型木杆,就是给用户带来 Titleist 史上距离最远的球道木杆。它们有着不锈钢的杆头身和杆面以及可调节的套筒,其中 TS3 还有着独有的可调节的底部重量块。TS 系列球道木被设计成能输出更高的球速和容错度,同时还能让球员选择一款打得准的重炮和具有更多个性化选择的木杆。其核心技术是一种称之为“速度支架”(Speed Chassis)的杆身及杆面系统。其采用的不锈钢冠部要比之前的型号 917F 和 917Fd 所采用的冠部薄了 27%;这样做无疑能降低整体重量,而采用了可变厚度技术的杆面设计使得杆头周边的部位也变得特别薄。而由于杆面变得更薄,击球的甜区能在击球瞬间的弹性中变得更灵敏,从而帮助 TS 球道木输出更高的球速和距离。杆头冠部和杆面上所节省下来的重量被重新分布到了杆头下部和后部方位,那么就能产生一个更高的飞离角。其 MOI 值也要比之前的 917 系列球道木多了 11%,这就意味着 TS 球道木在偏差击球时的稳定性更高。TS2 型号有着 13.5°、15°、16.5°、18°、21° 这几种度数,而且目前只推出了右手款,其底部后方有着巨大的重量块,在击球时特别稳定,飞离角也很高。TS 球道木还有着升级版的主动反冲空腔,目前已是 3.0 版,它被一种聚合物覆盖着,在击球点偏离到甜区下方时能帮助降低旋转度并提升飞离角。这在球道上击球时特别有帮助。另外,TS 系列球道木还采用了 Titleist 的 SureFit 套筒系统,令球员和工程师们可以自由且独立地调节球杆的杆头角度和杆身角度。

拜伦赛冠军装备 快背式推杆助姜晟训赢美巡首冠

美津浓公司利用其在冶金技术方面的专长打造出一款有着令人愉悦的外形的充满活力的铁杆产品:JPX 919 Hot Metal Pro。坚硬而又具有延展性的合金钢的采用使得工程师们能打造出新型的有着不同厚度的杆面结构来提升球速。另外,美津浓公司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造就令人满意的声响。在此,内部支撑条被再度采用来输出击球时的令人满意的感觉!还有,重新加工设计的杆面沟槽来实现得分铁杆上的完美转变。

JPX919 系列铁杆是著名的 JPX900 系列铁杆的升级版本,继承了 Mizuno 品牌一贯的优异品质,公司志在将每一支新款铁杆的品质提升到最佳!JPX900 Tour 铁杆对于美巡赛场上那些没有球具代言协议约束的球员们来说是巨大的吸引,其中就包括了三届大满贯赛事的冠军得主——布鲁克斯 - 科普卡,超过 20 位美巡赛选手曾经使用或者正在使用 JPX900 Tour 铁杆,对于这些用户来说,新款的 JPX919 Tour 铁杆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采用了在 MP-18 系列铁杆上也使用的 HD(高密度)晶粒流动锻造工艺,这是一大进步,高密度处理能基本上帮助材料的结构晶粒变得更紧凑,并打造更远更纯的晶粒抖动从而来击球时获得更好的感觉。另外还有更结实的,20% 更细的背线以及从杆头的颈部到趾部重新分布的重量,这能将重心位置前移到趾部,从而帮助提升球杆的容错度。JPX 919 Tour 的其它改进包括了毛刷珍珠色涂色处理,效果更佳并且看上去更漂亮,类似 MP-18 的。不过 JPX 919 Tour 最主要的基调就是外形和更佳的击球感觉,而且是截止到目前为止针对高水平选手所开发的最佳产品,就像一款“现代样式”的刀刃型铁杆。

同之前的 SM6 挖起杆相比,Vokey Design SM7 看上去在沙坑杆和中继挖起杆的杆头打击区域的顶部有着更多的重量块集中,除此之外,将“研磨”的标识移到了杆头的趾部,那里还有着杆头角度和弹跳角度的标签。其次,SM7 的标识被移到了杆头背面的设计师名字缩写 BV 的下方。此外,不像 SM6 在杆头后部有着“切削”或者“波浪”那般直直的设计,SM7 更多地是凸显出类似拱形的或者弧线的设计,那样会有看上去更舒服的流线型感觉。通过将更多的重量块移至最可能发生击球的点位上,挖起杆制作大师 Vokey 打造出了这款能控制球路和旋转度的挖起杆,并且有着比以往所有挖起杆更加精准的球路表现。

在过去的 2 年间,众多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在 Titleist 公司内的球类产品研发部门中集中精力,致力于严格的处理工艺,最终完成了一个单纯而又枯燥的目标:打造地球上最好的高尔夫球。就在去年的儿童医院公开赛上,最新款的 2019 年的 Pro V1 以及 Pro V1x 型号的球面市了。Titleist 公司之所以安排在拉斯维加斯推出最新款的 Pro V1 系列球是因为这里恰恰是第一款的 Pro V1 球面市的地方,那是在 2000 年的 10 月 11 日,在当年的 Invensys 精英赛上,包括最终的冠军在内的 47 位美巡赛球员统统换用了 Pro V1 球。这是高球运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球具换装,而最终也迎来了一场革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球员们不再被迫在又远又直的开球以及短杆的旋转和控制度之间做出选择,Pro V1 就是一款没有妥协的球!

(搜狐体育 译神闲)

正文完
 0
liveob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liveob 于2019-05-15发表,共计3855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