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见习记者 张斌 随着 2018 年报的发布,不少“空壳“公司再次浮上水面。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末,沪深两市有 15 家上市公司员工人数不足 50 人。其中,员工人数最少的是 *ST 新亿,仅为 14 人。
5 家公司亏损
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上述 15 家“空壳”公司中,中房股份、园城黄金、ST 沪科、*ST 天首、同达创业 5 家上市公司 2018 年业绩亏损。其中,*ST 天首亏损金额最大,约为 1.4 亿元,同比下降逾 5 倍。
年报显示,截至 2018 年末,*ST 天首在职员工的数量为 35 人,其中生产人员为 0 人,销售人员为 10 人,技术人员为 6 人,财务人员为 8 人,行政人员为 11 人。
资料显示,*ST 天首原名内蒙古民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96 年 10 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呼和浩特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公司 47.28% 的股份,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自上市以来,*ST 天首控制权经过多次转手,直到 2015 年,“天首系”实控人邱士杰通过增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合慧伟业,间接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2016 年 9 月,合慧伟业第一大股东邱士杰将其持有的合慧伟业 75% 的股权转让给北京天首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邱士杰是北京天首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唯一股东。
截至目前,合慧伟业持有 *ST 天首股份数为 4000 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11.84%。
随着 PE 发家的“天首系”的入主,三年后业绩亏损、股价大幅下跌的 *ST 天首掐灭了投资者的幻想。年报显示,*ST 天首 2017 年、2018 年分别亏损 2153 万元、1.39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519.74%、547.79%。
*ST 天首遭遇转型难。虽然 *ST 天首于 2017 年度完成了对天池钼业的重大资产收购事项,但因天池钼业尚在基建时期,目前未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弥补天池钼业矿山建设周期长,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公司盈利的尴尬局面,2018 年 5 月 31 日,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以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内蒙古新工创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内蒙古新源光热股份有限公司 75% 股权的重大资产收购,但由于与交易对方就交易具体条款不能达成一致意见,2018 年 8 月 24 日,公司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资产事项的议案。
此外,在置出负担重的不良资产方面,*ST 天首于 2018 年 8 月,与浙江绍兴五洲印染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浙江四海氨纶纤维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出售持有的四海氨纶 22.26% 股权。
然而,由于协商办理解除四海氨纶股权司法冻结事项的进展不及预期,截至 2018 年底,该股权尚未完成交割,目前,该资产出售事项尚在实施过程中。
截至目前,*ST 天首实控人邱士杰旗下分别拥有北京天首投资、北京璀璨投资、天首控股、北京盈吉投资、天首投资基金、兴丰财富投资担保等基金、创投、小贷、投资担保公司。
出清“空壳”公司
5 月 11 日,据证监会官网消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2019 年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夯实有活力、有韧性资本市场的基础》的讲话。
易会满表示,近期,由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股市有一定震荡波动,但从长期看,决定市场成色和发展走势的,还是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质量。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这个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质量来体现的。资本市场是连接实体和资本、连接融资方和投资方的纽带,而上市公司质量是支撑这个市场的支柱和基石,是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微观基础。没有好的上市公司,就不可能有好的资本市场。
在存量改革方面,易会满表示,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在把好入口、引入优质公司的同时,拓宽出口、分类施策,平稳化解存量风险。实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注重发挥各方协同效应,力争用几年的时间,使存量上市公司质量有较大提升。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完善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机制,支持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注入“新鲜血液”。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一退到底,促进“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及时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