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交易时间》) 截至昨天收盘,上证指数今年以来涨超 15%。在两市 3624 家公司中,3000 多家公司不同程度上涨,但也有 500 多家公司股价下跌,其中不少股票跌破 2440 点时期水平,*ST 秋林更是年内暴跌 67%,居跌幅榜首位。500 多家公司股价低于年初水平,意味着在年初 2440 点抄底买这些股票的投资者,不仅没能享受到反弹的利润,反而出现巨大浮亏。
怎么来看这种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
先来看一些投资者的观点:
投资者 A:
抓不到顶,而且频繁交易肯定不赚钱。
投资者 B:
这个股票价格二八分化很严重, 指数型的股票现在来看还好,没有跌出那么多。
投资者 C:
像买平安金融这些比较好的白马股,还是会稳定一点。
超 500 家公司年内股价下跌 ST 公司占比近半
上证指数在 1 月 4 日,创出了 2440 点的低点后开始拉升,很多个股翻番大涨,尽管经过近期的调整,目前指数仍有 400 多点的上涨,但也有很多个股股价被打回原形,甚至大幅下跌,结构分化明显。
经过统计,截至昨天收盘,两市有 550 家公司今年股价下跌,其中跌幅超过 20% 的有 65 家,其中 ST 公司就有 32 家,占比近一半。
从跌幅榜来看,*ST 秋林大跌 67% 居首,即将退市的 *ST 长生跌超 6 成,排第二,*ST 康得、派生科技和 *ST 游久的跌幅,也都超过 45%,5 家里面 ST 公司占了 4 家。一边贵州茅台、片仔癀、格力电器这样的大盘蓝筹股始终居于高位,另一边 ST 板块大幅下跌,*ST 雏鹰、*ST 鹏起、*ST 瑞德、ST 丰华,跌停数都达到了 10 个。
A 股市场环境和价值观已发生巨大变化
为什么在市场整体转暖的情况下,ST 板块却在逆势下挫呢?主要是现在的市场环境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昨天,MSCI 把中国大盘 A 股的纳入因子从 5% 提高至 10%,并将 26 只中国 A 股纳入 MSCI 中国指数,这些公司,都是绩优蓝筹,外资基本不会选择绩差股,整个市场趋于理性、趋于价值投资。
以前 ST 公司表现好,就是因为他们的壳资源值钱,存在重组后,“乌鸡变凤凰”的预期,而且这样的事还频频发生,很多投资者赚了钱,还成了一种投资策略。
但是目前的市场环境彻底变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科创板、注册制马上就要来了,很多公司上市变得简单,不需要再借壳上市,壳资源变得不值钱了,目前市值低于 20 亿的,就有 240 多家,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而另一方面,A 股的退市制度不断完善,上周五,深交所一口气暂停了 7 家公司的股票交易,也显示了监管对于推进垃圾公司退市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ST 公司业绩不改善,只会“跌跌”不休。
其实从成熟市场上绩差公司的表现,就能看到 A 股 ST 公司的未来,粗略统计,香港市场上,不到一块钱的仙股 800 多家,几分钱的公司都有 100 多家。目前 A 股公司 3600 多家,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公司将越来越多,ST 公司,只会被边缘化,最后无人问津。
陆家嘴观点:
喜欢炒垃圾股、搏重组的投资者,现在必须改变,否则很可能血本无归。能持续盈利、分红的绩优公司,才是 A 股的未来。
记者:顾智义 乐融融
编辑:范佳 陈威鹏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