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十年沉浮,A 站折戟,B 站上市,谁也没有料到,当年自称 AcFun 后花园的 bilibili,会在十年后引领青年文化,从一个自娱自乐的非主流“小破站”,发育成为一个撼动互联网世界的小巨头。
北京时间 5 月 14 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 站”)公布了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引发热议。
财报显示,2019 年 Q1 B 站总营收达 13.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58%;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 1.013 亿人,移动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 8860 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 31% 和 39%。
一方面是业务量和用户量的持续上涨,另一方面,偶像粉丝与站内 up 主的炮火声还在网络世界里飘荡。B 站在向外输出文化的同时,逐渐展露自己的野心。
图片来源于富途牛牛
高粘度
月活过亿,一般被视为这类 TO C 产品的里程碑。在 2018 年第四季度,B 站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 9280 万,当时就有声音认为,只要维持住 29% 的增速,2019 年第一季度月活破亿几乎是必然事件。
因而,相较于破亿,B 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多项核心指标的大幅增长,或许能让人更清晰地判断产品的前景。
譬如,今年第一季度,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 81 分钟,同比增长 5 分钟;月均用户互动量 14 亿,同比增长 361%;日均视频播放量 5.1 亿,同比增长 93%;付费用户 570 万,同比增长 132%;月均活跃 UP 主同比增长 150%。
这几个数据表明,在用户数量平稳增长的同时,B 站将平台受众和创作者的粘性均运维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有分析人士甚至表示,“B 站的用户可能是国内所有视频平台中粘性最高的。”
与此同时,主要用户群体由千禧一代向 Z 世代的全面过渡,在 B 站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春江水暖鸭先知”,整个第一季度,B 站传递出全面布局 Z 世代文化产业链的信号。而根据相关机构在 2018 年底的统计,中国 Z 世代人群数量为 1.49 亿,这对于月活达到 1.013 亿的 B 站而言,既是时代留下的红利,也是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
游戏瘾
财报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第一季度总营收中,B 站的非游戏业务逐渐抬头。
B 站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于四块,分别是游戏、直播和增值服务、广告、电商及其他业务。游戏一直是 B 站的强势业务,其在去年初的招股书中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游戏业务在 2017 年占总收入的 83.4%,处于起步阶段的直播业务和广告业务,则分别占比 7.1% 和 6.5%。
游戏之于 B 站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自媒体“罗超频道”更是直言:“正是因为游戏业务的成功,让 B 站甩开了 A 站。”究其原因,在两个网站的业务拓展期,A 站选择了电视剧,而 B 站选择了游戏,这成为一道分水岭。
但游戏独大的单一结构,支撑不了 B 站的野心,过于依赖游戏业务,也会增加上市公司风险。董事长兼 CEO 陈睿曾在去年 2 月提到对 B 站营收结构的预测,“如果以三年为尺度,B 站预计会有一半的收入来自于游戏,另外一半的收入来自于其他业务。”
如今的 B 站,显然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转变,一为尽快变现,二为脱下“游戏公司”的帽子。Q1 财报显示,直播和增值服务业务收入达到 2.9 亿元,占比 21%,同比增长 205%;广告业务营收达到 1.1 亿元,占比 8%,同比增长 60%;电商及其他收入首次突破 1 亿元,占比 7%,同比增长 621%。
直播和电商,正在成为 B 站非游戏业务的两个新增长极。之所以称作“新”,与其积极的布局息息相关。第一季度,B 站新增 6000 位虚拟主播,这一直播类型,被寄予了快速增长的厚望。电商的火箭式上升,则得益于电商平台“会员购”销售业绩的迅猛上涨,此外,B 站与淘宝的结合,有望成为撬动 B 站业务的未来杠杆。
老软肋
尽管本次公布的财报总体挺好看的,但无法忽视的一个现实是,这家明星企业一季度仍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为人民币 1.956 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 238%。
而最近四年,B 站连续亏损,2015、2016、2017、2018 净亏损分别为 3.735 亿元人民币、9.115 亿元人民币、1.838 亿元人民币和 5.65 亿元人民币。盈利依然是 B 站的软肋,即便它已经学会了怎么赚钱。
这里需要面对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营业费用和成本。
B 站一季度营业费用 4.96 亿元,同比增长 73%;成本支出 11.84 亿,较上年同期的 6.5 亿元增长 81%,超过了 2018 年的平均水平。
净亏损的增幅数字不容乐观,但在业务扩张和市场拓展阶段,亏损的存在几乎无可避免。横向比较宏观的中国互联网视频行业,净亏损几十亿的不少。现如今要求这些视频平台盈利,有点不尊重客观规律。
以 B 站的成本支出为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收入分成成本、带宽服务器成本以及内容和版权成本。仅内容和版权成本一条,在今年 4 月完成 7.34 亿美元募资后,B 站就曾宣称要拿出其中的 35%(约 18 亿元人民币)来做内容,主要包括对优质内容的投资、购买和开发制作等。
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后,陈睿也将 B 站营收和用户的双增长,归结为 UP 主创作的高质量内容以及直播、漫画等领域的内容驱动。可以预测,接下来 B 站对于内容这一核心业务的投入不会刹车,亏损或将持续。
出圈梦
在国内相对贫瘠的动漫市场环境下,B 站成功把一个圈地自萌的二次元文化社区带向大众市场,它被誉为“最懂年轻人的 B 站”。但近年来,B 站在深度挖掘既有品类的同时,平台内容也拓宽到了更多领域,譬如纪录片、国创、电影、综艺等。
B 站副董事长兼 COO 李旎在 bilibili AD Talk 营销伙伴大会上表示,“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元内容,其访问量目前占 B 站总体的 30%,依然是 B 站的显性特点。但泛二次元文化以及生活、娱乐、时尚等多元化兴趣已经成为 B 站内容重头。”
显然,B 站还怀揣着一个出圈梦:不仅要最懂二次元,更要最懂中国人。
2018 年,B 站开始以低成本日漫、日剧为突破口,尝试引进海外小众影视剧集,如《非自然死亡》《真田丸》《产科医鸿鸟 2》等,其中《非自然死亡》一度在全网引发话题讨论。B 站企图用自己的发行能力打造爆款进而收割泛二次元用户。
同时,B 站试水综艺、纪录片和网大领域,特别是深耕自制内容,通过内容合作投拍、出品、研发等方式,多线布局,引入更多元的文化节目,试图无限靠近大众市场,一步步从小社区迈向大平台。
业务树的枝繁叶茂,让 B 站的营收增长和亏损都显得有迹可循。但即便有梦想、有资金、有投入,B 站的出圈之路依然布满荆棘。
老生常谈的问题是,当泛娱乐化改造盛行时,如何在保证二次元老用户不流失的前提下,迎合大众的文化口味?当源源不断的新用户涌入时,如何在吸纳的同时尽可能做到内容质量不下滑?
2018 年 7 月,B 站被央视点名批评传播低俗内容,哔哩哔哩 app 全网下架一个月整顿整改。尽管那次涉及的是动漫作品,但平台上的流量越大、内容越多,质量把控的难度也就越大,这是圈层文化浓厚的平台在谋求出圈时所面临的共同命题。
总而言之,B 站要出圈,靠的不是“鸡你太美”,而是财务报表上那一列又一列动辄上亿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