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明晟公司 (MSCI) 首次纳入 A 股以及后来逐渐提升纳入因子都是在 A 股下跌过程中,而且都是在整体估值都不贵的背景下。
(根据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5 月 13 日,1513 只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 13.39 倍,处于历史估值中下水平)
这不,5 月 14 日凌晨,明晟公司 (MSCI) 将现有的中国大盘 A 股纳入因子从 5% 增加至 10%。同时,18 只创业板股票纳入 MSCI 中国指数。另外,MSCI 方面在 13 日晚间明确表示,外围不确定性以及由其引起的市场波动并不会影响 MSCI 提升 A 股纳入因子的决定。本次调整将在 5 月 28 日收盘后生效。
也就是说,只要 A 股整体市场估值不贵、宏观经济不出现系统风险,MSCI 提升纳入 A 股因子的决定不会发生改变,这也为下半年 MSCI 将大盘 A 股纳入因子由 10%,提升至 20%,带来了比较确定的信号。
那么,随着 MSCI 纳入 A 股因子的比例不断提升,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短期或许带来近千亿增量资金
首先,MSCI 从开始决定纳入 A 股,到纳入比例逐渐提升,这会给 A 股带来增量资金,是确定的。
据中金公司估算,纳入因子提升 5% 可能带来约 200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1375 亿元) 的增量资金,其中被动资金占比约 20%,也就是说至少约 40 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 200 亿至 300 亿元之间) 将在 5 月底前后进入 A 股,“被动资金一般在生效日附近的几个交易日执行”。
另外,借助去年经验,在市场估值处于较低的状态,纳入因子提升之后,MSCI 资金都会明显加仓 A 股,直至接近上限(千亿上下)。
从上面这组数据来看,纳入因子提升 5%,并不会在资金层面给 A 股带来显著影响,因为被动纳入资金只有几百亿,就算新增加的 5% 都会加仓 A 股,最多也就一千亿出头,这对于 A 股总市值几十万亿、日成交近万亿的盘子不会产生太大的实质性影响。
但是,长远看,或许会给 A 带来质变。
中长期或形成质变
在可预见的今年下半年,大概率 MSCI 纳入 A 股大盘因子会上升至 20%,加上下半年 A 股“入富”正式实施之后,会带来约千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两项总和约 1 万亿,约占 A 股总市值 2%。
截至 2019 年 5 月 13 日上交所和深交所总市值约为 52.5 亿元(数据来源:上交所、深交所)。
另外,1 万亿市值虽然不足以左右 A 股的走势,但是,掌握这一万亿市值的大部分都是国际成熟投资者,其完全可以通过配置指标股而起到引导作用,长期以往也可以引导 A 股的投资理念逐渐成熟,使 A 股的非理性波动降低,这也是对 A 股最大的影响。
从以往看,香港作为比较成熟的市场,也是与 A 股互联互通最早的成熟市场。以往沪、深港通资金持仓较多的公司,其股价波动一直处于比较合理的区间,例如,截至一季度贵州茅台流通股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占比总 9.62%,为第二大股东,奥本海默基金公司和挪威中央银行分别位于第七大股东和第十大股东,合计持股 0.57%,这三家共持股 10.19%。
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占总流通股本 61.99%),第一大股东为国资,一般不交易,所以,贵州茅台股价的定价权很大一部分就掌握在成熟市场的投资者手中,这也避免了该公司股价的非理性波动,从近几年历史看,在 2017 年该公司股价阶段性高点时候,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有明显减仓动作,2018 年持股又在增加,这也是让该公司股价、估值波动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不像一些讲概念的公司,市盈率动辄上百倍,到头来买单的是二级市场的小股东。
总结:
所以,随着 A 股纳入 MSCI 的比例提升,国际成熟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A 股也有望改变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将引导整个 A 股市场的投资理念以价值为主导,使资金可以配置到创造价值的公司上面,避免出现以往“赌博”似的急涨急跌。
作者:郑鹏超
编辑:李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