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有压力、经济未企稳?4月份经济数据透露这些信号,统计局给出四颗“定心丸”

3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多重因素影响下,4 月份经济数据如预期回落。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指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不断加大“六稳”政策落实力度。

通胀有压力、经济未企稳?4 月份经济数据透露这些信号,统计局给出四颗“定心丸”

在回应市场关切的焦点问题时,统计局给出四颗“定心丸”。

部分指标波动较大如何看?统计局:判断趋势更重要

从公布数据来看,代表生产、消费和投资的经济指标均较上月有所回落。4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回落 3.1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回落 1.5 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比 1 - 3 月份回落 0.2 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江源分析指出,工业生产增速在月度间有所波动是受春节假日移动以及增值税率调整、同期基数变化等因素影响。

刘爱华表示,月度之间的短期波动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判断经济形势不仅要看相邻两个月之间波动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判断趋势。判断工业形势,要从更长时间段来观察,累计增速是一个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

从累计增速看,1—4 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比一季度回落 0.3 个百分点,与 2018 年全年持平,比上年四季度加快 0.5 个百分点。刘爱华表示,这体现工业生产总体仍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宏观政策还需保持定力。中国国际金融期货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4 月份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还存在下行压力。去年 4 季度国家出台多项刺激措施,一般政策发挥效力要半年时间左右,因此预计 5 月份经济数据将有所回升。

房地产投资增速能否保持?统计局:平稳增长有支撑

4 月份多项经济数据回落,但房地产投资却持续加快。

数据显示,1- 4 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 11.9%,增速比一季度小幅加快了 0.1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开工面积增长 13.1%,提高 1.2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 8.1%,提高 2.5 个百分点。库存方面,4 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 3 月末减少 266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9.4%。

刘爱华表示,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新开工面积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是对房价未来预期比较稳定,这两方面支撑了房地产投资目前的平稳态势。下一阶段来看,新开工面积等指标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对下阶段房地产投资具有支撑作用。

刘爱华也强调,从整体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来看,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原则做好调控工作,做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受销售回暖、到位资金大幅反弹支撑,房地产投资高位整固,韧性十足。但是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基础尚不牢固。断言经济已经完全企稳并将继续走高恐怕为时尚早,过早过快过于冷酷地收紧政策、奢谈政策转向恐怕也为时尚早。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预计,未来房地产和基建仍是支撑投资的主力。

高通胀会不会来?统计局:CPI 不会大幅上涨

4 月份公布的 CPI 数据,暂时缓和了市场对于高通胀来临的预期。但是进入 5 月份以来,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已经连续两周保持了小幅上涨态势。究竟高通胀会不会来?

刘爱华分析指出,食品项是拉动 4 月份 CPI 上涨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看粮油供应比较充足,价格也比较稳定,为总体价格的稳定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鲜菜鲜果具有短期性,不可持续。

猪肉方面,她认为目前的猪肉价格上涨恢复性特征明显。随着价格逐渐回升,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生产能力能够弥补供给的短缺和不足,起到平抑猪肉价格的作用。

除了食品项,非食品项中,刘爱华认为,工业消费品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服务价格也有望保持问题。不管是从食品还是从工业消费品、服务来看,未来 CPI 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物价平稳有坚实的基础。

前 4 月全国新增就业同比减少 12 万怎么看?统计局:前四个月新增就业完成情况较理想

中国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始终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 4 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459 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 42%。

但是共总量来看,有外媒注意到,前四个月全国新增就业比去年同期减少 12 万人,这背后有何原因?

刘爱华回应称,从总体来看,前四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完成了全年预期目标的 42%,应该说是超过时序进度,还是比较理想的。而且从城镇调查失业率来看,就业形势是比较稳定的。

展望后期,刘爱华认为,今年就业形势有望保持平稳。主要在于,从经济形势来看,服务业占比上升有利于吸纳更多就业。同时,创业创新优惠政策持续发挥效应,是巨大的创造吸收就业的源泉。此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今年首次把就业优先政策至于宏观政策层面,与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并列,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就业工作。

机构看好债市机会

当前,上证指数已从 3200 点上方跌至 2900 点左右。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 3.4% 降至 3.3%。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1- 4 月份实体经济数据呈现一定高增后的补偿性回落特征。喜的一面是投资结构中新兴、科技、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持续改善,忧的一面是外部环境更趋严峻且盈利底未至的环境下,制造业整体生产投资双回落对整体产出、固定资产的拖累可能尚未完全释放。近期基本面对债市仍较友好,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逐步下行至 3.2%~3.6% 区间下限附近。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博士指出,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仍高度依赖房地产和基建。除这两项外,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消费等内生动能均不同程度回落,显示短期内传统动能和内生动能的分化有所加剧。预计 6 月末日本 G20 峰会前,股市将延续震荡调整行情,反弹即是出货机会;债市继续拥有交易性机会,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或下行至 3.1-3.2%。

正文完
 0
liveob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liveob 于2019-05-15发表,共计2380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