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
津巴布韦历史
古代时期
津巴布韦是 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发源地,在中世纪时代,该地曾存在一个绍纳人 (Shona,属于班图(Bantu) 族的一支)建立的文明,并且遗留下不少文化遗迹,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大津巴布韦古城 (也是津巴布韦的命名由来),以此城为首都的穆胡姆 塔巴 帝国(Munhumutapa Empire) 通过与来自印度洋岸的 回教商队贸易,在 11 世纪时渐渐强盛,利用当地生产的黄金、象牙与铜矿等重要物资,交换来自 波斯湾地区的布料与 玻璃等生产品,15 世纪时,已经成为 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国。
绍纳文明的 强盛在 19 世纪时迈入尾声,1837 年时,绍纳人被属于 祖鲁族的恩德贝莱人 (Ndebele) 征服,而来自英国与来自南边的波尔人 (荷裔 南非人) 开始逐渐蚕食这个地区。
殖民地时期
1888 年,英国殖民者 赛西尔·罗兹从恩德贝莱国王手 上取得他们 领土内的采矿权,随后在 1889 年替英属南非公司 (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 取得这里的领土权,并且在 1895 年时正式建立殖民国家“罗得西亚”,这一名称是以罗兹的名字命名的。
1896 年到 1897 年,绍纳人和恩德贝莱人开始武力反抗英国的 殖民统治,爆发津巴布韦第一次解放战争,约有 450 名 白人被打死。罗得西亚在 1911 年时分开成为 北罗得西亚 (赞比亚) 与 南罗得西亚,后者在 1922 年时成为一个英属自治殖民地,就是津巴布韦。
1953 年时,英国不顾非洲人民的反对,将南北罗得西亚以及尼亚萨兰 (今 马拉维) 联合成为一个联邦,命名为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简称 罗尼联邦)。在三地人民的反对下,特别是尼亚萨兰的反对下,联邦于十年后的 1963 年解散。
罗尼联邦解散后不久,1965 年 11 月,南罗得西亚总理伊安·史密斯 (Ian Smith) 单方面宣布该国脱离英国的管辖独立,成立南罗得西亚国,但这份声明并不受 境内大部分由北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所控制的黑人族群所认可。负责托管这地区的英国声称此 独立宣言是种叛乱行为不予承认,但也没有实际使用武力来恢复 控制权。
国家独立
在 1966 年至 1968 年的国际斡旋工作失败后,英国要求联合国对罗得西亚进行经济制裁,但一意孤行的白人政权仍然在 1970 年时宣布成立共和国政体,也没有获得任何国际上的承认。
在白人执政的这段期间,津巴布韦境内的黑人团体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游击战试图推翻当权者。1978 年,在国际制裁与黑人武装运动的交相夹击下,白人政府终于被迫与包括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 (ZAPU) 及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 (ZANU) 在内的诸多黑人势力签订了协约,共同推派 卫理公会主教穆佐列瓦 (Abel Tendekayi Muzorewa) 担任津巴布韦罗得西亚临时政府的 首相。
在英国的监督下,黑人游击组织终于愿意卸除武装结束内战,在 1980 年时举行了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民主选举,虽然穆佐列瓦有原本罗得西亚白人政权与南非政府的支持,但却在本国大部分的黑人族裔中缺乏信赖,他的过渡政府并没有在大选中获得持续执政的机会,而是由 罗伯特·穆加贝 (Robert Mugabe) 与他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 (ZANU) 获得了 3 月国会大选的多数票,取得政权。
独立建国
在 国家政权顺利转移到黑人政府的手上之后,于 1980 年 4 月 18 日津 巴布韦共和国正式独立建国。1980 年 4 月 18 日半夜,罗得西亚变成了独立国家津巴布韦。英国王子 查尔斯向新当选的津巴布韦总统坎南·巴纳纳牧师呈交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的准许殖民地独立的文献。
当绿、黄、黑、红色相间的国旗代替了英国国旗的时候,黑人们庆祝多年来为获得大多数人统治所进行的斗争的结束。穆加贝在任津巴布韦首届黑人多数政府总理的仪式上宣了誓,104 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庆祝。穆加贝在当天天的讲话中强调了津巴布韦黑人与白人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在此之后穆加贝连续赢得多次竞选,一直持续执政。
虽然津巴布韦的国政已经转移到了黑人族裔的手上,但是穆加贝总统通过暴力将欧裔的 土地没收。20 世纪末期,动摇经济,许多基础民生需求匮乏。2000 年开始,津巴布韦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时代从黑人 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理由,进行土地改革,强制没收大部分白人拥有的土地。此举造成境内大量白种农人出走,经济陷入混乱。
2002 年,穆加贝再次获得连任。反对党与劳工组织纷纷发动罢工与抗争,要求穆加贝提早下台退休,而政府则以军警部队镇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为首的资金援助 债权国,控告穆加贝政权藐视人权与在大选中舞弊,纷纷搁置援助计划。而 英联邦则在 2002 年时宣布对津巴布韦停权一年处分,2003 年,IMF 也停止津巴布韦加盟国的资格,英联邦采取了无限期停权的措施。
2008 年大选投票在平静的气氛中和平落幕,最大反对党民主改革运动党 (MDC) 在 3 月 30 日率先宣布崔凡吉的得票率大幅领先,可望终结执政 28 年的穆加贝政权。然而穆加贝并不愿意认输,阻止选举委员会公布开票结果,还扬言反对党宣布胜选将视同政变处理。
2008 年 9 月 15 日,在南非总统姆贝基的调解下,津民盟、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和民革运穆坦巴拉派签署组建联合政府的《全面政治协议》。
2009 年 2 月 13 日,津联合政府成立。穆加贝继续担任总统,茨万吉拉伊任总理,民革运穆派总裁穆坦巴拉、茨派副总裁库佩任副总理。津联合政府成立以来运转正常,国内局势基本稳定。根据《全面政治协议》和津两党三方约定,联合政府任期 2 年,到 2011 年 2 月期满,津应在制定新宪法后举行大选。
2013 年初,新宪法草案出台。3 月 16 日津就该草案举行全民公投。3 月 19 日津选举委员会宣布草案以 94.5% 的得票率通过公投。5 月 22 日,穆加贝总统签署该宪法,标志着津独立后第二部宪法诞生。
2013 年 7 月 31 日,津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选举。穆加贝以 61% 的得票率击败茨万吉拉伊(得票率约为 34%),当选津新一届总统,穆领导的民盟获得众议院 2 / 3 以上议席。茨万吉拉伊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质疑大选公正性,非盟、南共体和主要非洲国家均认为大选和平顺利、合乎程序。8 月 22 日,穆加贝总统宣誓就职。9 月 11 日,津新一届政府成立。
2016 年 4 月 18 日,津巴布韦庆祝独立 36 周年,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在庆祝活动上检阅仪仗队。
津巴布韦与中国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津巴布韦共和国于 1980 年 4 月 18 日津独立当天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2013 年 5 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访津。其间,汪洋副总理分别会见了穆加贝总统、茨万吉拉伊总理并与穆菊茹副总统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津巴布韦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合作文件。中津两国政府间签有经济技术合作、贸易、投资保护等协定,设有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
两国建交以来,中国援助津巴布韦建设了哈拉雷国家体育场,以及医院、学校、水坝、水井、服装厂等。2012 年,双边贸易额达 10.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1%。其中我出口 4.3 亿美元,进口 5.9 亿美元。中、津签有文化协定、高等教育合作协定和航空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男子篮球协会于 2008 年 8 月 28 日派遣中国国家队赴津进行友好交流,旨在交流双边体育文化水平。于津巴布韦萨比河沿岸展开篮球交流。中国男篮的队长为 CBA 巨星 巴特尔。
津巴布韦国家风俗
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津农村地区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农村村社的传统社会,酋长和头人是农村村落的领导人。绍纳族的酋长和头人按兄终弟继,然后再长房长子的继承顺序。恩德贝莱族社会的酋长和头人按父死子继的顺序。酋长和头人管辖其领地和人民,拥有一定的 神权和世俗权力,在农村地区影响较大。
随着津与外界交往日多,城镇中的津巴布韦人开始崇尚“新风尚”,一夫一妻的家庭越来越多,农村传统风俗习惯也在逐渐改变。但在农村地区,婚姻关系和财产继承仍带有较明显的原始社会的遗风。
由于津农业传统影响深厚,津人民非常看重牛、羊等家畜在其生活的作用,把它们视为婚丧、生日和馈赠外宾的至高礼物。例如,1996 年,穆加贝总统举行婚礼,穆家乡人民以牛羊作为穆的结婚贺礼。
津巴布韦人喜好文化、艺术、歌舞等,津石雕更是闻名于世。
凡遇到喜庆节日,妇女均会穿上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气氛非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