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诺贝尔奖用之不竭的秘密,投资功不可没

20次阅读
没有评论
摘要: 据说,最初诺贝尔的遗产只有 3100 万瑞郎,从 1901 年至今的 112 年里,诺奖发放的奖金总额早已远远超过诺贝尔的遗产。诺贝尔奖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发放,要归功于投资理财。1、3100 万瑞郎增值 92 倍最初诺奖金额并不高,1901 年首次颁奖,根据诺贝尔当初的遗愿:一位教授 20 年的工资。但此后奖金数额开始缩水,甚至 1923 年已经降到了最低 11.49 万瑞郎。尽管此后奖金名义数额在增大,但因瑞郎的数次贬值,实际 …

百年诺贝尔奖用之不竭的秘密,投资功不可没

据说,最初诺贝尔的遗产只有 3100 万瑞郎,从 1901 年至今的 112 年里,诺奖发放的奖金总额早已远远超过诺贝尔的遗产。诺贝尔奖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发放,要归功于投资理财。

1、3100 万瑞郎增值 92 倍

最初诺奖金额并不高,1901 年首次颁奖,根据诺贝尔当初的遗愿:一位教授 20 年的工资。但此后奖金数额开始缩水,甚至 1923 年已经降到了最低 11.49 万瑞郎。尽管此后奖金名义数额在增大,但因瑞郎的数次贬值,实际价值一直难以达到 1901 年的水平。

直到 1991 年,诺奖金额升至 600 万瑞郎,才与 1901 年首次颁发的实际价值相当。也正是从 1991 年开始,诺奖金额连年上升,到 2001 年已经上涨到 1000 万瑞郎,并一直维持到 2011 年。虽然 2011 年诺贝尔基金会投资不力,但总资产仍然高达 28.6 亿瑞郎,是设立之初的 92 倍。

2、从投资国债到股票

3100 万瑞郎竟然花了 112 年还没有用完,还增值 92 倍。为何诺贝尔奖金始终发不完? 是因为投资理财,所以不但没花光,奖金数额反而不断上涨,基金的盘子也越来越大。诺奖完全是依靠投资理财的收入在继续执行着诺贝尔的遗嘱,理财专家的出色表现延续了诺贝尔的梦想。

据悉,诺贝尔基金最早只是投资于国债与贷款等安全的证券上。但是由于每年奖金的发放与基金运作的开销,到 1953 年,该基金会的资产只剩下 300 多万美元。为了能够持续运营,诺贝尔基金会开始了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的理财,由此资产快速增值,奖金额也不断上涨。

据了解,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并不是一帆风顺。运营初期,由于投资策略比较保守,加上赋税较重,所以经营状况很不理想,一度面临运营不下去的风险。直到 1946 年,在瑞典王国政府的支持下,基金会终于获得了免税待遇。1953 年,瑞典政府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成为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

3、投资也有风险亏损

虽然从 1953 年以后,诺贝尔基金会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为改观,但是 20 世纪 80 年代才迎来真正的黄金期。在此期间,由于全球股市增长迅速,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持续增值。不过事情总是一波三折。1985 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令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诺贝尔基金会在两年之后不得不做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名为“招募人”上市公司名下。

1990 年初,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大大赚了一笔。2000 年 1 月 1 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奖金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它也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当然,投资也有风险,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诺贝尔奖基金也产生很大冲击。诺贝尔基金会的 2011 年年报显示,由于全球股票市场不振,其股票投资亏损了 1900 多万瑞郎。因此,从去年开始,诺奖金额降低了 20%,每项奖金由 1000 万瑞郎降低到 800 万瑞郎。

不过,市场总是会转好的,今年以来美国股市不断创出新高,欧洲股市也在走好,相信以后诺贝尔奖奖金还会增加到 1000 万瑞郎。

正文完
 0
liveob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liveob 于2024-09-14发表,共计1501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