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实行独裁统治。
1、早年经历
公元前 100 年 7 月 13 日(另一说法为:公元前 102 年 7 月 12 日)恺撒出生于罗马。其父担任过财政官、大法官等职务,还曾出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母亲奥莱莉娅来自奥莱利·科塔家族。公元前 119 年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曾在担任执政官。
恺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他天赋异禀,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据记载恺撒在处理军事政务时沉稳内敛,认真严谨;在商讨时言谈得体,颇有风度;在为人处世时,宽厚仁慈,开朗大度。但是恺撒也较为独断专行,他渴求知识和开创伟业。
公元前 87 年,按照罗马的习俗,恺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
公元前 86 年至公元前 84 年,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恺撒被视为马略的支持者。公元前 84 年,恺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生女儿尤莉娅,并获得元老院民众派成员支持。
公元前 82 年,在内战中取胜,苏拉要求恺撒同科涅莉亚离婚,恺撒拒绝并离开罗马,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
2、前往东方
公元前 82 年至公元前 79 年间,恺撒旅居东方,并在公元前 81 年随马尔库斯·泰尔穆斯(Marcus Terentius Varro Lucullus)前往小亚细亚。接受使命前往比蒂利亚寻找船只,并圆满地完成任务。
公元前 80 年,恺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因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
公元前 79 年至公元前 78 年,参加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
公元前 78 年,苏拉去世,恺撒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罗马。以辩护人的身份在法庭等处为自己或拥护者辩护或者起诉。
公元前 78 年在执政官莱皮德叛乱失败后,要求赦免自己的拥护者;公元前 77 年起诉其政敌多拉贝拉贪污;公元前 76 年为希腊人辩护,与该尤斯·安东尼乌斯对抗。
公元前 76 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
公元前 75 年,他在罗德岛,拜师米隆之子、雄辩大师阿波洛尼奥斯的门下。在旅途中,他曾被奇里乞亚海盗劫持,后者要求以 20 塔兰特作为赎金。恺撒嘲笑他们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么人,并要求海盗索取 50 塔兰特。在等待赎金的 38 天里,他不得不同海盗们待在一起,他对他们开玩笑说获释后一定要将他们统统送上十字架。当他获释放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一支舰队,捕获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盗。也许是因为那些海盗对其不错,恺撒为了减轻其痛苦,在把他们钉上十字架之前,割开了他们的喉咙。
3、政治生涯
公元前 74 年,返回罗马,并继承奥莱利乌斯·科塔的职位,成为祭司。公元前 72 年,获军事保民官。
公元前 70 年,再次参与选举,并当选公元前 69 年的财务官,任期一年,自动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恺撒于公元前 69 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为总督副手,主管行省的财政。
各城市巡回审案期间,请求解除职务,离开西班牙。
返回罗马后,公元前 66 年恺撒被委任以“阿庇亚大道管理人”的头衔,负责维护这条连接罗马和布林迪西的通衢大道。后自荐就任次年的新市政官的职位并当选。主要负责城市的公共设施(特别是神庙)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市场和其他罗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
为取悦平民阶层,恺撒为公众提供了许多竞技比赛,新改建许多公共建筑,带着荣耀结束了一年的市政官任期,但却负债数百塔兰特。
公元前 63 年是西塞罗的执政官任期年,与平民阶层决裂,结果任期中无所作为。相反,恺撒节节胜利。此时,罗马的祭司长皮乌斯去世,恺撒参加竞选,并顺利当选这一终身职位。稍后,又获得另一职位—大法官。
同一年,恺撒与苏拉的孙女庞培亚成婚。恺撒与庞培亚离婚理由是“恺撒之妻不容怀疑”。
公元前 61 年,大法官任期届满,恺撒得到远西班牙行省总督职位。同时,庞培从东方返回罗马。恺撒又一次陷入经济困境,克拉苏不得不为他偿还贷款。
抵达伊比利亚,恺撒发动了对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进攻,这次行动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恢复行省秩序后,匆匆地离开了行省返回罗马,同时提出两个要求:凯旋式和执政官职位。最终放弃了凯旋式,换取执政官候选人资格。
公元前 60 年(一说公元前 59 年),恺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
此时,庞培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遭到失败;克拉苏,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恺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恺撒成功使两人言归于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公元前 70 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三人于公元前 60 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三人之一的意愿”(苏维托尼乌斯语)。
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政治联盟,50 岁的庞培还娶了恺撒年仅 14 岁的独女茱莉娅。
三人结盟后,势力大增。毕布路斯作为执政官退出所有政治活动,直到任期结束。恺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恺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恺撒执政之年”。
完成执政官任期后,恺撒被授予作为总督管理山北高卢(今法国南部)和伊利里亚(今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五年(公元前 58 年至公元前 53 年)的权力。刚到任,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公元前 58 年至公元前 49 年)。
作战 9 年时间里,恺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并把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 3000 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上缴大量钱财。恺撒成为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耳曼尼亚)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
高卢战争让庞培感到不安。加上公元前 53 年,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战败身亡,三头政治不稳,元老院拉拢庞培。
公元前 49 年,元老院向恺撒发出命令撤回罗马,恺撒回信希望延长高卢总督任期,元老院拒绝并发出最终劝告,表示如果不立刻回罗马,将宣布恺撒为国敌。
恺撒带军团到国境线卢比孔河,并渡过卢比孔河。恺撒的举动震动庞培以及元老院共和派议员,带著家当逃离意大利半岛。恺撒不流血进入罗马城,要求剩余的元老院议员选举他为独裁官。
接著,征讨西班牙、希腊,在公元前 48 年的法尔萨拉斯会战中彻底击败庞培追击到埃及。埃及人刺杀庞培后,将庞培人头献给恺撒。恺撒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与他的姐姐克利奥佩特拉 (Cleopatra,即埃及艳后) 共享。此举惹恼埃及人,爆发亚历山大战役。
恺撒带领第六军团加上援军,彻底击败埃及军,托勒密十三世阵亡,克利奥佩特拉登上埃及王位。会战期间,恺撒士兵所发射的火箭命中亚历山大城大图书馆,60 多万本书毁于一旦。战役结束后,恺撒与克利奥佩特拉进行为期两月的尼罗河之旅,接著征讨破坏与罗马之间协约的潘特斯王国。
公元前 46 年,恺撒回罗马后召集军队,攻打逃至北非与努米底亚王犹巴结成同盟的庞培余党,于塔尔索斯会战中获完全胜利。之后,恺撒回到罗马,进行长达十天的凯旋式
回到罗马的恺撒推动各项改革,包括给予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人民罗马公民权、请专家制作儒略历、建立和平广场等。
在公元前 45 年,庞培两个儿子逃到西班牙发动叛乱,恺撒再次远征西班牙,于孟达会战中击败叛军,庞培长子劳斯阵亡,次子流亡西西里。恺撒回国之后,于公元前 44 年宣布成为终生独裁官。
4、凯撒之死
公元前 44 年,为拯救卡莱会战中被俘虏的 9000 名罗马士兵,恺撒宣布将远征帕提亚。但是,当时的占卜师说“只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亚”,此举更加深共和派议员的不安,认为恺撒终将称王。二月,在一项典礼上,执政官安东尼将花环献给恺撒,并称呼恺撒为王。虽然恺撒拒绝,但反恺撒一派却变的更为恐惧,于是策划谋杀恺撒。
参加反对恺撒的阴谋的大约有 60 多人,为首的是该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他们称自己为解放者(Liberators),这些人在刺杀恺撒前曾和卡西乌斯会面,卡西乌斯告诉他们说如果东窗事发他们就必须要自杀。在公元前 44 年 3 月 15 日,一群元老叫恺撒到元老院去读一份陈情书,陈情书是元老写来要求恺撒把权力交回议会。可是这陈情书是假的。当马克·安东尼从一个叫做卡斯卡的解放者那里听到消息,他赶紧到元老院的阶梯上要阻挡恺撒。可是这些参与预谋的元老在庞贝兴建的剧院前先找到了恺撒,把他领到了剧院的东门廊。
恺撒在读这假的陈情书的时候,卡斯卡把恺撒的外套给脱开然后用刀刺向他脖子。恺撒警觉到卡斯卡,转过身抓住卡斯卡的手,用拉丁语说:“恶人卡斯卡,你在作什么?”被吓到的卡斯卡转向其他元老,用希腊话说:“兄弟们,帮我!”。一下子包含布鲁图斯的所有人都开始刺向恺撒。恺撒想要脱逃,可是因为血流太多眼睛看不见所以摔倒,最后这些人在他倒在地上的时候把他杀害了。根据史学家尤特罗匹斯(Eutropius)的说法,当时有 60 多人参与这谋杀。
阴谋者本想把他的尸体投入台伯河,但是慑于执政官马克·安东尼和骑兵长官雷必达而没有这么做。
恺撒的遗嘱是按照其岳父的要求,在马克·安东尼的家中启封宣读的。这份遗嘱是在前一年的 9 月 13 日立下的,并一直保存在维斯塔贞女祭司长手里。在这份遗嘱中,恺撒指定自己姐姐的三个孙子为自己的继承人:给屋大维四分之三的财产,其余四分之一由鲁基乌斯·皮那留斯和克文图斯·佩蒂尤斯分享;为自己可能出世的孩子指定了监护人,其中几个竟是参与阴谋的凶手;还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将自己的名字传给他,并规定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此外,他还把台伯河的花园留给人民公用,并赠予每个公民 300 塞斯特尔提乌斯。
阴谋刺杀他的人中间,几乎没有谁在他死后活过 3 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于非命:一部分人死于海难,一部分人死于屋大维和其他恺撒部将随后发动的战争,有些用刺杀恺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杀。
恺撒死时 58 岁,死后被按照法令列入众神行列,被尊为“神圣的尤利乌斯”。
5、为政举措
当政期间,加强中央集权制,巩固统治基础。
首先,他以摧枯拉朽的方式破坏了旧的贵族共和体制,把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基本上完成了向君主独裁制的过渡,把过去几百年发展中随时遇到问题、随时修修补补、牵强凑合起来的旧制度,作了一番整齐划一的工作。
其次,他企图逐步废除旧罗马作为一个城邦霸国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特权,把意大利各城镇的地位提高到和罗马相等,把各行省的地位提高到和意大利相等,并且把公民权陆续给子罗马的各个行省,使这个大帝国的统治集团基础更加扩大巩固。但这项工作仅只完成了一部分。凯撒在公元前 44 年被刺后,他的嗣子、他姐姐的孙子屋大维在凯撒奠立的基础上,彻底完成了把奴隶制的罗马共和国改建成帝国的任务。
最后,他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建立退役老兵殖民地,实行自治市法,增设高级官职等。此外,他改订历法,推行 ” 儒略历 ”。作为军事统帅,他善于并用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和各个歼灭敌人;重视骑兵的作用,强调步骑兵协同作战;在兵力部署上建立了预备队,增大了战斗队形的纵深和稳定性。